新闻动态

剩下那三分之一的环保出路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另外,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1月11日表示,春节前后公布的新的产业调整目录中,将把超薄塑料袋列入淘汰类目录。

  陈国强 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友好材料生物塑料”的研究。从2003年9月起,受李嘉诚基金会邀请,在汕头大学组建以生物塑料研究和开发为主的“多学科研究中心”。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一条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议论。

  我想,此举实施初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购物欲望和购物方便,但从对环境的保护来看,却是十分必要的。有专家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指出,塑料袋无偿供应取消后,可减少全国三分之二塑料袋的使用。

  我们现在讨论进一步的问题:假使这一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那剩下三分之一塑料袋的环保问题怎么样才能解决?毕竟剩下这三分之一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目前最为方便的处理方法是对大众进行环保教育,把用过的塑料袋收集后回收,重新利用。但即使这个办法能实施(其实在塑料加工中还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大众还要大量的塑料袋来装生活垃圾以及其他的日用品。无可否认,方便的塑料袋在人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还很大,这是布袋或纸袋难以完全取代的。

  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同时可能也是一个新的材料产业生物塑料(也叫环境友好的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

  国家禁止无偿提供塑料袋,虽然还没有明文规定要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但仍可见政府对治理“白色污染”的决心之大。从新闻媒体报道看,已经有不少建议认为:应该对购物塑料袋采取高额收费。那么,通过收费,人类能循环使用较为昂贵的、环保的、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生物塑料,带动这个新产业的发展,同时使我国的生物技术与环保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环境和生物技术的投入。环境友好的材料、生物材料、生物塑料,特别是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材料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用工业生物技术,尤其是工业微生物技术,可以方便获得高分子材料,如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或者是用于聚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单体,如乳酸或丁二酸等。科技部重大科学技术项目“863”、“97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发改委等在2007年都立项对生物基材料来了支持。

  生物塑料的发展分为材料的获得和应用两方面。2007年,我国在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PBS以及二氧化碳聚合物等生物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开发方面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引起了国内外材料界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2008年的北京“绿色奥运”,也引起了国内外企业开发绿色材料产品的热情,以可持续发展、可生物合成、环境友好为特征的PLA、PHA和PBS产品被国内外企业大量地成功开发出来。

  我国生物塑料与国际上主流研发和应用的材料一样,主要由聚乳酸、聚羟基脂肪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醇PBS和二氧化碳共聚物为主,包括它们的共混物。完全生物降解的淀粉基塑料如果应用性能好,也是不错的生物塑料。

  我国通过这几年的投入,已经培育了一批生物塑料产业,为迎接“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准备好了物质基础。

  聚乳酸PLA方面,我国有近12家的生产和研发企业。其中浙江海正集团形成了千吨的生产规模,正在努力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大。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方面,国内拥有近10家生产和研发企业,接近国际上所有PHA生产厂商的总数。其中,浙江天安是国内外最大的制造商,年产PHA(3-羟基丁酸和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1000吨。许多从事发酵的企业如石药和华药也开始参与PHA的产业化研发。

  聚丁二酸丁二醇PBS方面,国内外最大的生产厂商是中科院理化所参与的浙江杭州鑫富药业有限公司,拥有2万吨的生产规模。另外,安徽安庆和兴化工公司目前有100吨的生产规模,并能够迅速扩大成千吨规模的生产能力。

  二氧化碳共聚物方面,最近中海油与长春应化所以及内蒙古蒙西公司合作,在海南投资1亿多元建设二氧化碳共聚物生产基地。这将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共聚物生产公司。

  国外咨询公司Intertech Pira最近作了一个全球生物基塑料的市场调研,写成了一篇题为“The Future of Global Markets for Biodegradable Packaging”(《生物降解包装的未来全球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今天,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1995年只有2万吨,而到2006年,全球的生产能力已达到36万吨。该报告说明,2008年全球生产能力会达到60万吨。其中淀粉和聚乳酸PLA占有大约85%的量,15%为其他生物可降解材料。

  由于市场的驱动,国外成立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公司,许多跨国公司也进入这样的领域,大量的终端产品应用厂商如汽车制造商BMW、Toyota、Ford、Mazda以及轮胎制造商Goodyear等均进入了这个领域。

  2007年初,德国网络机构Plasticker-the home of plastics在德国作了一个网络调查,2007年5月公布了调查的最终结果:有55%的人认为生物塑料在未来10年将在许多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36%认为在某些特定领域有用,只有3%的人认为用处很少,会消失。

  目前,我国国内的生物塑料产品大部分都出口到国外,国内的市场尚在启动阶段。由于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使用了大量的包装材料,国外的环保绿色堡垒慢慢的升高,预计国内的许多出口型企业也不得不使用环保的生物塑料对出口产品做包装。在未来的数年,国内的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市场将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