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体育群

喜迎省两会①丨湖北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中部领先

  回望过去一年,经济大省挑起经济大梁,湖北走出了一条坚韧向上的发展曲线:GDP增速逆势上扬、逐季攀升,主要指标高于全国、中部领先。

  1月22日,航拍武汉天地商务集群,亿元纳税楼在这里林立。根据武汉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武汉市纳税亿元以上商务楼宇达100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任勇摄)

  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光电子信息等五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营收占全省规上工业营收比重超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7个千亿产业加速奔跑;算力与大数据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铺展未来。

  图为2023TCL华星全球显示生态大会现场,工作人员展示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重点技术取得新突破。全球全国首款首创密集上新,全球首款65英寸8K印刷OLED曲面显示屏在汉首发,全球首创大脑电信号“双向读写”,全国首台核心部件100%国产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问世“湖北智造”不断上新。

  微观主体“新新”向荣。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万家,实现两年翻番;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万家。全省新增规上工业公司2436家,总量达19306家,均创近五年新高;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16家,总数达678家,跃居中部第1位。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第三工厂总装车间繁忙的生产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溪摄)

  这是一份难中求成、难能可贵的成绩单。面对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国内大循环堵点,湖北勇挑经济大省大梁,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奋楫争先,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进中提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迈出坚实步伐。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运用AI(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样本扫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将观察经济的时间轴拉长,一条坚韧向上的发展曲线跃然眼前,显现湖北发展“稳”的主基调。

  与全国增速下行的大势相比,我省经济提高速度一季度5.1%、上半年5.6%、前三季度6%,走出了逆势上行曲线。

  在全国不断争先进位,经济展现强劲韧性。2023年1月至11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5.1%、8.8%,分别高于全国1.2个、2.2个、1.6个百分点,居中部第2、第1、第1。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2023年湖北在“稳”上接续发力,激发发展活力。

  1月2日,位于宜都市化工园区的泰山石膏(宜昌)有限公司,一张张平整光洁、强度高的纸面石膏板正在传输带上快速移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曙松通讯员朱灿义黎文来摄)

  过去一年,链链相连疏堵点。组建华纺链、长江汽车、九州医药、磷化工等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一链一策,链动精彩,打通循环堵点,“链”接全球资源。

  过去一年,系列活动激潜力。省、市联动开展“荆楚购精彩全年”系列促消费活动,一季一主题、月月有节庆、周周有亮点,荆楚大地活力涌动,烟火升腾。

  过去一年,重点项目增后劲。项目每季“打擂台”,有效投资“压舱顶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高涨。四季度全省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76个,其中百亿级10个,总投资1.06万亿元,均超历史同期。

  过去一年,政策活水添动力。从稳增长接续政策“30条”、优化营商环境“47条”、降成本“33条”到稳就业“17条”、外贸降本“17条”密集出台政策“大礼包”,拿出真金白银稳市场、稳产业、稳预期,以政策接续发力释放出我省加力稳增长的强烈信号。全年累计为经营主体降本逾1300亿元。

  一批重大科学技术创新项目深入布局,目前,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88家国家级科创平台、452家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力量矩阵成势见效,湖北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11月16日,武阳高速全线通车,武汉都市圈高速通行越来越便捷。(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薛婷摄)

  放眼荆楚,武汉都市圈同“芯”追“光”、襄阳都市圈合力竞逐汽车新赛道、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共筑“黄金三角”,三大都市圈建设全面起势,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协同发展深入推动,引领全省的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在武汉,截至2023年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里程达到3378.73公里,累计开放里程数和开放区域数均位居全国第一;在宜昌,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百度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中科睿芯智算中心等一批算力中心相继落户

  目前,在武汉经开区660多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上,每天有来自东风、百度、小米等18家无人驾驶企业的百辆无人驾驶汽车参与测试、运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通讯员李岿摄)

  我省突破性发展五大优势产业,着力壮大基本盘,带动湖北产业能级提升;加快发展9个新兴起的产业,抢先布局新赛道,铺展未来。

  2023年前三季度,五大优势产业实现盈利收入1.96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营收比重超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17个产业加速跑。湖北向“新”而行,为新型工业化贡献“湖北样本”。

  一家家企业开足马力、开拓进取,快干实干开新局。新主体蒸蒸日上,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万家,实现两年翻番;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万家。全省新增规上工业公司2436家、总量达19306家,均创近五年新高;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16家,总数达678家,跃居中部第1位。

  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湖北走出了一条坚韧的上行曲线。经济大省挑起经济大梁,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这份奋斗答卷来之不易、振奋人心。

  难中求成、难能可贵!湖北经济大省地位进一步稳固,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科创能级实现新跃升,数字化的经济增长强劲,中部风景,湖北更好。

  11月14日,位于光谷的小米武汉科技园项目建设现场,实施工程人员在安装外立面幕墙和基础设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魏铼摄)

  一组组沉甸甸的经济发展数据,传递着激荡人心的奋进力量,我们企业也踏着高水平发展的节拍,阔步前行。

  厉害了,我的湖北!高端、智能、绿色向“新”而行,荆楚新,日日新!

  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具有1500万份样本保藏能力、30PB样本信息存储及数据综合解决能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溪摄)

  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每两分钟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

  以汽车、冶金、化工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占湖北全部工业比重近80%。我省大力实施技改提能,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步伐。

  省政府每季度分行业召开技改现场会,聚焦纺织服装、汽车、生物医药、应急产业,分行业、分类别带领企业科学筛选改造模式,掀起全省技改提能热潮。2023年1月至11月,全省工业技改投资提高6.4%,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

  1月22日,东风乘用车二厂,工人在加紧生产全新车型奕派007。(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柯皓通讯员汤涛王一珺摄)

  聚焦汽车新能源化发展,钢铁中高端优化升级,石化油转特及炼化一体化等精细化发展,出台汽车、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支持公司制作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2023年1月至11月,全省汽车行业承压前行,增加值增长3.3%;钢铁行业在产量压减的情况下,增加值反而增长5.3%;化工行业以19.7%的增速遥遥领先。

  数字深度赋能,不断抬升湖北制造新高度。全省在建5G全连接工厂238家、省级工业网络站点平台62个;工业公司上云4.8万家,覆盖率接近50%。

  短短几分钟内,能够实现一次容量达上万个细胞的标本筛查,并自动生成检测报告。

  这是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的“绝活”,该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癌细胞诊断机器人,能快速精准揪出早期癌细胞。

  兰丁医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靠自身练就的独门绝技,迸发大能量。

  1月18日,光谷科创大走廊,员工在湖北光安伦芯片有限公司芯片测试车间赶制订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薛婷通讯员李妮摄)

  我省格外的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引导广大企业聚焦实业、专注主业,在细分行业领域精耕细作、创新发展、做优做强。

  省政府将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纳入督查激励范围,设立以奖代补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出台《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水平发展若干措施》,从财政金融支持、质量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数字化转型、上市培育等12个方面,明确具体支持政策;搭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行业龙头协同创新;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探索建立常态化申报受理机制,搭建网上申报平台,24小时不打烊,即报即受理,一企一辅导;组织“十百万”产需对接活动,优化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环境。

  一大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特色突出、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优势地位的专精特新企业纷纷涌现。2023年,湖北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16家,总数达678家,跃居中部第1位。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